“文物话春节,古韵迎新年”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系列节目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,于2023年1月21日(除夕)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、央视频同步播出。

节目以珍贵文物为媒、用精彩表演做引,用“一物一曲”奏响祈福纳吉、辞旧迎新、阖家团聚与山河同庆四大篇章,传递中华传统节日农历新春的文化底蕴与魅力。节目创新采用文物“自述”的形式开启篇章,以“文物展演+文化访谈+古风乐舞”的表现形式,在“思想+艺术+技术”的交融中凸显中华年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「HUIPOWER」辉动力创意视觉献礼新春,为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打造了一整套别出新意、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,经由这样一场“文化盛宴”,带领观众探寻文物里的春节!

中央电视台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舞台包装-三维-中国风-栏目-综艺-包装-大屏幕中央电视台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舞台包装-三维-中国风-栏目-综艺-包装-大屏幕中央电视台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舞台包装-三维-中国风-栏目-综艺-包装-大屏幕

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舞台包装广告提案

项目背景 / Project Background

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浪潮下,中央电视台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以独特的艺术视角,探寻古典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融合的全新表达。此次舞台包装项目,旨在借助前沿视觉技术与创意叙事,让古老的文化符号在新春舞台上焕发出崭新魅力,为观众打造一场沉浸式的文化视听盛宴,重拾春节期间对传统文化的热忱与共鸣。

广告目标 / Communication Objectives

  • 通过极具创意的舞台包装,提升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在观众中的关注度与美誉度,吸引全年龄段观众目光,尤其是年轻群体,让传统文化“圈粉”新世代。
  • 深度传递古典文化内涵,将诗词、绘画、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,通过舞台视觉语言生动诠释,强化节目“古韵新声”的文化传播使命,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。
  • 塑造独特的节目视觉标识,使《古韵新声》春节特别节目在众多新春文艺内容中脱颖而出,成为春节文化传播的标志性项目,提升央视文化类节目的品牌影响力。

核心创意主张 / Core Creative Proposition

以“古意新绎,沉浸式文化长卷”为核心创意,将古典文化元素如山水古画、诗词意境、传统歌舞等,通过现代舞台科技与创意编排,编织成一幅可触、可感、可互动的动态文化长卷。打破时空界限,让观众置身于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艺术空间,在新春氛围中,聆听古韵、感受新声,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化转译与情感共振。

叙事结构解析 / Narrative Breakdown

场景一:时空序章

镜头起始,以梦幻星空、古老建筑剪影等画面,营造出跨越时空的神秘氛围,如同打开一本古老的文化典籍。光影流转间,带出节目主题预告,暗示古典文化之旅即将开启,为整场演出奠定“古今对话”的叙事基调,吸引观众好奇心,引领其踏入古韵世界。

场景二:古画复活

多组镜头呈现经典山水古画如《千里江山图》等,通过投影 Mapping 技术,让画中山川河流、花鸟人物“复活”。画中景色随光影变幻,或云雾缭绕、或繁花盛开,配合古典音乐,打造沉浸式“画中游”体验,让观众直观感受古画艺术的灵动与魅力,实现静态古画到动态视觉盛宴的转化。

场景三:诗韵流转

镜头聚焦诗词演绎环节,演员身着古装,在山水背景前吟诵经典诗词。舞台光影随诗词意境变换,如“大漠孤烟直”时的雄浑沙场景象,“明月几时有”时的空灵月夜氛围。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联动,将诗词情感具象化,让观众在韵律中体会古典文学的深邃内涵,实现诗词文化的生动传播。

场景四:歌舞盛景

传统歌舞表演段落,镜头捕捉舞者轻盈身姿与华丽服饰,配合背景动态山水、古典建筑投影,构建出如宫廷宴饮、田园雅集般的古典场景。歌舞节奏与视觉画面节奏同步,时而舒缓如流水,时而激昂似战鼓,让观众沉浸于传统歌舞艺术的活力与美感中,展现古典艺术形式的现代舞台张力。

场景五:文化交融

不同艺术形式交融环节,如古乐演奏与现代光影互动、传统戏曲与舞蹈结合等。镜头展现艺术碰撞的精彩瞬间,古乐声中,光影随旋律勾勒出古典意境;戏曲唱腔里,舞者身姿与戏曲程式相得益彰。传递“古韵新声”的融合理念,诠释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创新表达,升华节目文化内涵。

场景六:新春共鸣

临近尾声,以新春元素如红灯笼、烟花等画面,与古典文化场景融合。演员与观众互动,传递新春祝福,让传统文化与春节情感共鸣。镜头营造温馨、热烈的氛围,强化节目“春节档”属性,让观众在文化洗礼中,收获新春的温暖与文化认同感,为整场叙事画上圆满且充满温情的句号。

视觉风格与镜头语言 / Visual Style & Cinematic Language

视觉风格

整体采用“古雅与科技共生”的视觉风格,以古典文化元素为底色,融入现代舞台科技的绚丽光影。色彩上,汲取古画中的典雅色调,如青绿山水的清新、朱砂红的厚重,搭配现代灯光的幻彩效果,营造出既具古典韵味又充满现代艺术感的视觉氛围。画面构图借鉴传统绘画的留白、对称美学,结合现代舞台的动态布局,实现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平衡。

镜头语言

运用多样化镜头技法讲述文化故事:开场以全景镜头展现宏大时空氛围,构建叙事框架;在古画、歌舞场景中,采用特写镜头捕捉细节,如舞者的水袖灵动、古画的笔触纹理,传递艺术质感;中景镜头用于呈现演员与舞台场景的互动,展现表演的整体节奏;同时,借助运动镜头如轨道移动、镜头推拉,模拟观众视角在文化长卷中“漫步”,增强沉浸式体验,让镜头成为串联文化元素、传递情感的纽带。

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制作流程 / Technical Method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dopted

技术手段

  • 投影 Mapping 技术:精准映射古画、建筑等画面到舞台布景,实现静态元素动态化,让古画“复活”,打造沉浸式视觉场景。
  • 动态光影控制系统:根据表演节奏、音乐旋律,实时调控舞台灯光色彩、明暗与动态效果,实现光影与艺术表演的深度联动。
  • 4K 超高清拍摄与后期制作:以高分辨率记录舞台细节,后期通过色彩校正、特效合成,强化画面的古雅质感与科技美感,提升视觉输出质量。
  • 多屏联动与沉浸式音响:舞台主屏幕、侧屏及环境屏协同播放,配合 3D 环绕音响,从视觉、听觉全方位营造沉浸式文化空间,让观众身临其境。

制作流程

  1. 文化调研与创意策划:深入挖掘古典文化元素,结合春节文化内涵,构思舞台包装创意,形成完整叙事与视觉方案。
  2. 技术测试与场景搭建:针对投影 Mapping、光影控制等技术,进行小样测试,确保效果达标;同步搭建舞台实体场景,融合文化元素与科技设备。
  3. 排练与视觉调试:演员排练过程中,实时调整光影、镜头调度,让表演与视觉效果精准匹配,打磨每个场景的呈现细节。
  4. 拍摄与后期精修:采用多机位 4K 拍摄记录排练与正式演出,后期进行画面剪辑、色彩优化、特效添加,完善视觉叙事,确保最终呈现的舞台包装作品达到创意与技术的完美融合。

品牌价值传达 / Brand Value Alignment

对于《古韵新声》节目品牌,此次舞台包装通过文化深度与创意广度的结合,强化了“古典文化创新传播者”的品牌定位。将晦涩的古典文化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舞台艺术,传递出节目“让古韵焕新声,让传统活起来”的品牌价值主张,提升品牌在文化传播领域的专业性与创新性形象。

从央视品牌角度,助力央视深化“文化传播引领者”的品牌价值。以高质量文化类节目舞台包装,展现央视在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传播手段融合上的探索与实力,巩固央视在文化内容生产、传播中的权威地位,强化观众对央视“文化担当”的品牌认知。

在传统文化品牌层面,通过节目舞台包装对古画、诗词、歌舞等文化元素的精彩呈现,为传统文化赋予现代舞台符号,提升传统文化品牌的时代活力与吸引力,让传统文化品牌在当代传播语境中,收获更广泛的关注与热爱,实现传统文化品牌价值的当代传承与提升。

总结 / Conclusion

此次《古韵新声》春节节目舞台包装项目,以“古意新绎”为核心,通过创意叙事、多元技术与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,成功打造出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视听盛宴。从叙事结构上,编织起古今交融的文化长卷;视觉风格与镜头语言层面,实现古典美学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对话;技术手段与制作流程保障了创意的精准落地。

在品牌价值传递上,不仅赋能节目品牌、央视品牌,更助力传统文化品牌焕新。未来,期待持续深化这种“古韵新声”的创作模式,让更多传统文化宝藏,通过创新舞台包装与传播,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,为文化传承与品牌传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,让春节的文化年味愈发醇厚、持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