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放学后别走!》是全国首档素质教育成长节目,它以打造课后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新阵地为宗旨。将“梦想”与“公益”紧紧相扣,让“课后服务”与“素质教育”深度结合。通过少年风采秀、亚运竞技赛、宋韵文化课三大环节多元展示少年风采。放学后别走

放学后别走栏目片头制作—浙江少儿频道-三维-频道-栏目-少儿放学后别走栏目片头制作—浙江少儿频道-三维-频道-栏目-少儿 放学后别走栏目片头制作—浙江少儿频道-三维-频道-栏目-少儿 放学后别走栏目片头制作—浙江少儿频道-三维-频道-栏目-少儿


放学后别走片头.mp4

放学后别走栏目片头制作—浙江少儿频道-三维-频道-栏目-少儿

放学后别走主视觉.m4v

放学后别走栏目片头制作—浙江少儿频道-三维-频道-栏目-少儿

项目背景 / Project Background

在浙江少儿频道即将推出全新“放学后别走”少儿栏目之际,我们为栏目片头进行了专属定制制作,旨在通过3D与MG混合的创意手法,为小观众呈现一个充满活力与想象力的“放学后世界”。本片头以“铃声一响,乐趣不停”为核心,将校园元素、运动器材、手办玩具等符号有机串联,为少儿频道打造了一次别具一格的“After School”视觉盛宴。

广告目标 / Communication Objectives

  • 建立栏目IP识别度,让“放学后别走”成为孩子们放学后乐趣的代名词。
  • 用活泼、有趣的画面调动孩子们的观看兴趣,提升节目收视率及频道关注度。
  • 通过多元运动与学习元素的呈现,传递“寓教于乐、健康成长”的频道价值。
  • 在社交平台形成话题传播,借助片头动画二次创作为栏目预热。

核心创意主张 / Core Creative Proposition

“Ring & Play”——当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,孩子们的欢乐才刚刚开始。我们以校园书桌为舞台,用铃声唤醒整个想象空间,从静态到动态、从平面到立体,层层递进,带领观众开启一场“放学后”的无限冒险。

叙事结构解析 / Narrative Breakdown

  1. 镜头1:静谧课桌(Establishing Shot)
    画面从一个极简的3D课桌开始:白色闹钟、书本、笔筒井然摆放,光线柔和、镜头微微俯角静止,营造平静的教室氛围,为后续变化埋下伏笔。(帧 F1–F8)
  2. 镜头2:铃声迸发(Bell Activation)
    镜头推近闹钟,绿色光点在钟面闪烁,闹钟轻微震动并发出“叮铃”声。伴随着几何图形、闪烁图标从钟体四周飞出,象征放学铃响后乐趣的爆发。(帧 F9–F16)
  3. 镜头3:学具飞散(School Supplies Explosion)
    铃声带动书本、尺子、铅笔、云朵、气球等学具以爆炸式散开,色彩缤纷的文具在空中翻滚、旋转、碰撞,形成一条色彩斑斓的抛物线,传递活力与创意。(帧 F17–F24)
  4. 镜头4:热气球升空(Balloon Lift-Off)
    学具阵列中,一只红白相间的热气球缓缓升起,悬挂着书包与小玩具,象征“放学后小伙伴一起飞向快乐天地”,氛围梦幻、充满童趣。(帧 F25–F32)
  5. 镜头5:滑板工坊(Skate Deck Workshop)
    视角切换到细节特写:彩色滚筒在滑板板面上印制独特花纹,油墨与花纹流淌成活泼卡通图案,展现创意无限的手工定制感,也暗示栏目中丰富多样的手作与DIY环节。(帧 F33–F40)
  6. 镜头6:动感集结(Activity Montage)
    印刷完毕的滑板在桌面轻盈弹起,紧接着出现乒乓拍、足球、羽毛球拍、彩虹氢气球等运动道具,流畅的镜头运动将各类“放学后活动”一一串联,突显多元化玩法。(帧 F41–F48)
  7. 镜头7:校园全景(Desk & Blackboard Panorama)
    镜头拉远,重现整洁的课桌与背景黑板,桌上堆满图书、文具与运动道具,黑板上留白与粉笔涂鸦并存,表现“学习与娱乐并重”的栏目核心主张。(帧 F49–F52)
  8. 镜头8:MG动效引入(MG Elements Intro)
    2D MG元素在画面顶端徐徐飞入:彩色几何图形、手绘箭头、气泡对话框等,与3D场景叠合,形成“立体+平面”混合风格,奠定年轻、活泼的视觉基调。(帧 F53–F56)
  9. 镜头9:舞台升起(Platform Reveal)
    镜头切换至桌面中央,出现圆形MG投影台,彩带与星星粒子环绕其上。投影台轻轻升起,等待最后的Logo登场,预示节目内容精彩纷呈,如同舞台秀场。(帧 F57–F60)
  10. 镜头10:Logo终极亮相(Final Title Reveal)
    圆台之上,“放学后别走 AFTER SCHOOL”中英文Logo渐显并伴随卡通人物跳跃。右侧欢乐小偶像挥手致意,背景闪烁彩带与气球,落版时黑板自动收起字幕,片头完成情绪高潮,呼应栏目主题。(帧 F61–F64)

视觉风格与镜头语言 / Visual Style & Cinematic Language

整片头采用3D建模与MG扁平动效的混搭手法,色彩以活力蓝、柠檬黄、橙红、嫩绿为主,兼顾少儿活泼与画面可读性;光影柔和并具有高反差切换,突出重点物件;镜头节奏在“静—动—炸—静—升—亮”之间反复,形成“期待—爆发—沉淀—高潮—回味”的情感结构,契合孩子们放学后由平静走向狂欢再到整装出发的心路历程。

品牌价值传达 / Brand Value Alignment

通过“铃声—学具—热气球—运动道具—Logo”的动态呈现,片头将浙江少儿频道“陪伴式成长”“多元化兴趣培养”“快乐学习”的三大价值主张融入视觉叙事:铃声代表守时与规则,学具与手工体现学习与创造,运动道具象征健康与协作,Logo点题“放学后别走”,呼吁孩子们“放学后继续探索、发现与分享”。

总结 / Conclusion

本次“放学后别走”栏目片头以“Ring & Play”为创意核心,从课堂静谧到放学狂欢,从平面MG到立体3D,从个体物件到整体Logo,以十个镜头段落逐层递进,打造出一支节奏明快、画面丰富、情绪饱满的少儿栏目开场动画。它不仅强化了栏目IP识别,也为浙江少儿频道注入年轻活力与创新魅力,为后续内容传播与二次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