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邀为新华国际头条做的《中阿峰会》的片头,刚开始的方案是想做水墨,后来又觉得水墨
不如写实的效果好,中途更改了方案,好在所需的资产还比较多,在仅剩的三四天时间内赶了出来,时间紧迫
细节尚有欠缺,但是又做了不同风格的尝试,很感谢沟通的项目经理,给了我们很宽的制作自由
中阿峰会宽.mp4
《中阿峰会》开场片头广告项目总结报告
项目背景 / Project Background
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阿峰会,作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战略互信、共商未来发展的重要外交舞台,其视觉表达需兼具庄重性、象征性与未来感。片头作为整场峰会的情感引导和文化宣言,其意义不仅是引入,更是一次文明对话的艺术表达。因此,该片头旨在以影像形式描绘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中阿两大文明的交汇与交融,彰显和平、发展与合作的共同愿景。
广告目标 / Communication Objectives
- 营造中阿峰会庄严而温暖的开场氛围
- 具象化展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连结
- 通过艺术化视听语言表达中阿友好、合作共赢的主旋律
- 以视觉寓言形式传递“共建共享”发展理念
核心创意主张 / Core Creative Proposition
「风起东方 · 丝路新章」
本片以一缕象征中阿友谊的丝带为核心叙事线索,穿梭于中华山川与阿拉伯沙海之间,串联起古老文明、现代建筑与未来愿景。风带既是符号,也是桥梁,寓意“互通互联、同心同行”。
叙事结构解析 / Narrative Breakdown
场景一:东方起源 · 文明之光
片头镜头缓缓揭示中华大地:翠绿山河间,古塔矗立,雾气缭绕。伴随着音乐起伏,一缕金色丝带自塔尖飞出,腾空而起,象征东方文明之光开始启航。
场景二:丝带飞越 · 山海之间
丝带在山川间灵动穿梭,跨越河流、掠过屋脊,镜头追随其流动轨迹,呈现中华广袤大地的生态文明与人文气象。
场景三:大漠交汇 · 文化过渡
丝带进入沙漠景象,色彩过渡为金红色调。大漠驼队缓缓前行,现代风塔与古老驿站并存,展现阿拉伯文明的厚重与现代化建设的成果。
场景四:螺旋交融 · 合作共生
镜头中出现象征双文明交融的双螺旋建筑,丝带缠绕其间,像是DNA一般,象征中阿共同命运的紧密联系。蓝色与金色丝带逐渐融合,展现文化与发展理念的融合共鸣。
场景五:未来之路 · 奔向晨光
丝带延展为一条贯穿沙漠的高速通道,通向远方的圆形建筑——象征着“共商共建共享”的命运共同体。朝阳升起,驼队再度出现,寓意延续与共进。
视觉风格与镜头语言 / Visual Style & Cinematic Language
- 寓言化场景设计:采用3D写意风格,将自然地貌与人造建筑抽象融合,营造虚实结合的视听体验。
- 统一色调演进:从青绿山水到金黄沙漠,色彩渐变推动情绪递进,贯穿“东方至西域”的象征路径。
- 符号化元素运用:丝带、古塔、风车、驼队等元素符号化处理,强化视觉隐喻和文化指代。
- 节奏律动精控:配合配乐起伏,镜头推进与丝带运动节奏一致,形随意动,和谐统一。
品牌价值传达 / Brand Value Alignment
本片不仅代表国家形象,更承载着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时代主题。在这条影像丝路中,传达出以下三层价值:
文化互鉴 —— 展现中华与阿拉伯两大文明交汇的美学融合;
合作共赢 —— 以丝带为载体隐喻中阿合作新格局;
和平发展 —— 凝聚“同舟共济、共建共享”的多边合作愿景。
创意文案展示 / Sample Copywriting
「一缕丝带,跨越山河沙海,连接两大文明的心跳。」
「风自东方起,载着和平与合作,驶向金色彼岸。」
「从驼铃到风电,从古塔到螺旋——千年文明,在此交汇,焕新未来。」
总结 / Conclusion
《中阿峰会》开场片头以虚实结合的视觉语言、抽象寓意化的镜头叙事与统一美术风格,成功在短时间内塑造出跨文化、跨地域的深层联结感。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,更是一部跨越千年文明、投向未来合作的光影诗篇,为整个峰会定下了宏大而柔和的文化基调,亦是一场东方与西域共鸣的新章奏鸣。